湛蓝翠绿,美景一路

夏日炎炎似火烧,两天的工作任务完成,下一站要从火辣的长沙,转战另一个闻名的火炉——南京。

从长沙往南京的火车,最短时间只要4个小时多一点,对比乘飞机的时间与折腾,果断选择了高铁。实践证明,这是个正确和值得的选择。

上午从长沙南站乘坐G1554出发。列车刚开出即转入一条暗长的地道,恍惚迟疑中,我又看了看车厢,感觉是乘坐地铁在市区的地下穿行。好在只五六分钟,火车冲出了地面,迎接我的便是满眼的翠绿和清澈的蓝天。这一路,青山,绿水,村居,野径,稻田,水塘,江面,湿地,茂林,修竹,美景起伏连绵,应接不暇,看个不停,哪有半分睡意。车窗外的美景不断闪过,要不是列车的电气轰鸣声,感觉真像是在画中穿行。

列车经岳阳入咸宁,待到即将进入武汉市界,远处的高楼大厦,突破天际线,密密麻麻,扑面而来。几年没去武汉,这发展速度令人啧啧赞叹。

经过武汉,列车沿江汉平原继续向东,经黄冈,过红安,进入合肥境内,再向东进入江淮平原,过长江便是终点站南京了。不情愿地又进入这片钢筋水泥的森林,热气腾腾的大熔炉。

回首这一路,美景相伴,翠绿同行,令人忘却了时间和旅途的劳顿。祖国的大好河山,值得走过欣赏,相比于飞机匆匆而过,高铁可以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IMG20250703101357
⇧ 岳阳·临湘的湖泊湿地

WechatIMG85
⇧ 岳阳·临湘的青山村居

WechatIMG82
⇧ 武汉城区扑面而来

left wuhan 拷贝
⇧ 越过江汉,离开武汉

IMG20250703113942
⇧ 黄冈·麻城的绿水青山

IMG20250703123150
⇧ 即将进入合肥市区

pukou 拷贝
⇧ 南京·浦口的淡水养殖

IMG_20250703_220943
⇧ 进入南京市区

, , ,

雨中游荔枝公园

又来深圳出差。

福田区与罗湖区交界处的荔枝公园,已游览过多次,却依然让我惦记。每次去深圳,总想着住在附近,总想着再去兜上一圈。

喜欢荔枝公园在于它的规模适中,既有得逛、有得看,又可以两三个小时逛上一圈,不至于太累。公园内的水系与植被特别丰富,湖面占了公园面积一半以上。沿途所至,各式植物郁郁葱葱,满眼绿意盎然。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亚热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各种植物的生长。公园内各式建筑小品、小桥叠石、亭台楼阁与茶馆轩榭,恰如其分地点缀其中,既方便停驻观景,又方便了各式配套需求。尤其是公园旁边的京基100大厦,与荔枝公园相映成趣,特别喜欢它的塔楼极简唯美的造型,喜欢看它在公园水面投下的倒影。

办完公事,傍晚时分,步行到荔枝公园。从北大门进入,便立即融入了这无限的绿色美景中了。走过寄趣园,穿过竹林,路过复观茶馆,看看天色暗了下来。得,这次游园,碰巧赶上了下雨了。一阵雨云飘来,从星星点点到越下越大,直至倾盆,一点也没犹豫,公园上空立即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雨水和雾气之中了。游客和运动者们四下飞奔,赶紧找地方避雨。我算是比较幸运,刚好走到离公园里的深圳诗词学会建筑很近,可以在屋檐下观湖听雨。看到有的人实在没招,掰了一片芭蕉叶顶在头上,以免淋成“落汤鸡”。只有湖面上的两只白鹭,伸着脖子,迎着风雨,在喷泉水管上悠闲自在地踱着碎步。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刻钟左右,雨住了。我也随着游人们踏上潮湿的石板路,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继续散步观景。

沿荔湖沿岸小径与弹石缓步前行,虽鞋面打湿也无妨看风景的心情。喜欢亲近绿色,亲近自然,美好的环境使人心旷神怡。

待到走过飞虹桥,跨过浸月桥,再穿过赖以成名的荔枝林,看看天色已然昏晚,这才恋恋不舍结束游览,心满意足地返回住处了……

荔枝公园总图
⇧ 荔枝公园总平面 图片@深圳政府在线

8b6bbb2bd09a5a5d0ae18beef77b4a4a

a5f3ffbd14841084a60d3559e6c005bc

25eeb72bc89a944a71a2c1641c3fa9ed

a2e32bc5c59790ee0067fd9e0525469d

, ,

思辨 | 2025高考作文命题应该被Diss吗?

2025/06/08 文·太集春申; 图·豆包AI

生成高考场景图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期而至,莘莘学子坐在了事关人生发展的考场上。2025年的语文全国卷作文试题,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与议论。

网络和社媒平台在热烈讨论,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作文题,不知道怎么写。乍一看,确实让人懵圈,一眼看不出这3个材料之间的关系,共性,命题意图,破题方向。

我们来看看全国一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见全国一卷阅读II)
——老舍《鼓书艺人》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为局外人,我们可以冷静下来,试着简单分析解题:
第一段材料,是说“想唱不能唱”;
第二段材料是说“不能唱也要唱”;
第三段材料又换作“带血的手”、“拥抱”、“民族”,隐约感到应该与国家与民族有关。
这是第一层次的分析。

第一段材料,是从本次高考卷前面阅读理解里摘出来的一句,那么其创作年代背景,表达主题,已经比较清晰了。
第二段材料,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的内容,包含的背景信息,对于这一届高考学生,大概也是熟悉的。而且对于艾青这位诗人,他的个人经历,作品特色,擅长题材,也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第三段材料,可能我们对穆旦和这首诗不够了解,但是从这两句诗里,结合前面两段材料的背景,已经基本上能领会到一个大概了。
这是第二层次的分析。

这三段材料放到一起,可以看出从被侵略压迫,到反抗斗争,到付出血的代价、民众团结、民族解放与崛起,这三个阶段有着递进升华的关系,突出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如果再能联想到5月份习近平主席到俄罗斯,参加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新闻报道中国防部说将在8月份将隆重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样的话,题目的要求应该比较清晰了。
这是第三层次的分析。

所以,这样分析下来,考题所给的这三段素材,表达的是个什么意思,提示考生思考的方向、主题、内容与感触,基本上应该也就出来了,基本上也就会有感而发,下笔如有神了。

这么分析下来,你还会Diss作文命题者给出毫无关联,无法理解,莫名其妙的题目来为难考生吗?

让我们再看看命题的权威部门考后的说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称: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2025年高考语文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方式,呈现在试卷中。
负责人说,三则材料各有侧重,同时又相互交织,共同建构起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奔走呐喊、救亡图存,再到振兴中华、民族自强的叙事背景与阅读语境,为考生提供多维度的立意空间,引导考生在理解材料内涵、获得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积累与感悟进行写作。
负责人表示,考生可以思考三则材料的内在关联,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对个体与集体、平凡与伟大、苦难与希望、历史与未来等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当然,以上只是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查阅了相关资料后的分析结果。实际在高考考场上,学子们能否有这么充裕的时间分析解题?在紧张压力下,是否能够保持冷静,思路清晰,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地分析判断,找出方向,确实要考验考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如今,随着ChatGPT,DeepSeek等一系列AI工具的推出,大家都会有不少的应用。比之我们想要查询搜索的答案与结论,大家有没有发现AI工具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它对提问者的身份特征、职业岗位,问题的语境情境,地点环境等各类背景信息先分析一番,再分析问题的实质,快速收集相关资料,提取关键因素和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解答。AI再聪明智能,也是我们人类给它设定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人类不可或缺和取代的能力。

高考,考的是考生们的综合能力,广阔的知识面,生活中的积累,就像诗人陆游所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镇江一日行

2025/06/01 @ 镇江

每逢节假日
车流如织
高速必然拥堵
这个端午假期出行
尝试高铁
上海虹桥出发
一个小时左右
便到镇江南
确实方便快捷
前提是能抢到车票

早出晚归
很是轻松随意
远眺圌山
这个圌,全国独此一处
近览心湖
概因其形得名
烟雨迷蒙,游人稀疏
随亲友临湖
把酒临风
物我两忘

圌山旅文
⇧ 圌山旅文楼

心湖
⇧ 烟雨笼罩下的心湖

,

端午习俗

2025/05/31 @ 上海

以前的端午节
寻常人家
吃粽子、咸蛋
苋菜炒蚕豆米
挂香囊、艾草、菖蒲

现在的端午节
多了一天假
很多家庭出去聚餐
饭店一桌难求

生活水平提高了
过节方式随着变化
从一两个人厨房忙碌
张罗全家的餐食
到一大家子欢聚一堂
同享美食和服务
传承传统
纵享粽香

IMG_2147

,

杨梅甜时

2025/05/24 @ 上海

早上去蔬果店买菜
老板娘推销杨梅
打开盒盖招呼顾客免费品尝

前面一大哥:别给我吃,吃了我也不买
老板娘:尝尝吧,不买也没关系
大哥被动尝了一个后
大哥:哎呀,真甜!
然后动手挑了一盒
大哥:买了!

是杨梅新鲜,确实好吃
还是吃人嘴短,过意不去
反正老板娘实现了目标

卖杨梅

图片豆包AI生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