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天,收拾心情

IMG_2531

4月13日,一早天气阴沉,憋了半天,下午终于下起瓢泼大雨,气温顺势回落了。疫情数据却并未回落,期盼的拐点,只能是痴人说梦了。卫健委通报昨天单日新增确诊1189例,无症状25141例,比昨天还增加了3000人。浦东新区日增192例确诊,10857例无症状。闵行区日增280例确诊,3965例无症状。数字高的让人恐怖,形势真的要让人发疯了。

奥密克戎的平均潜伏期是3~4天,最长14~21天。实在搞不明白,按照从全封控算起,时间短的半个月,长的已一月有余。都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怎么新增阳性还这么多。哪儿出问题了,社会面还有零零散散,封控区还有层出不穷。途径呢,除了吹过的风,走过的路,难道真的会通过下水道地漏,生活物资带来的物传人?

今天上午又做了一轮1:5的核酸检测,之前看深圳朋友说自己是“七次郎”什么的,这要跟上海人民比起来,神马都是浮云。这么不停的检测下去,真的就是不断有新的情况发现。小区商业街卖包子的商户2个人,这两天还真就检出问题来了,真的是防不胜防啊。

物资保供方面,神操作不断。要求自行组织团购实行“提前报备”和“团长责任制”,要求团长签订责任承诺书,特别是“如因团购造成疫情问题,将追究团长责任”。这样一来,一些有能力有资源的团长们不愿意了。一些已经成团的,付款的,团长们打退堂鼓了,退款散团,个人承担不了这个责任啊。也有敢于担当的,或者出于生计需要,仍然能够冒着风险,愿意承担责任。比如我们楼下的小胖蔬菜店的老板,今早拉群组团了。这真是给我们带来了福音,赶紧参团打款,希望明天能够收到新鲜的救急蔬菜。

IMG_2521
原本干净整洁的小区,疫情下变得如此萧瑟

第32天,拐点来了?

IMG_2507

4月12日,晴间云。外面天气怎样,好像已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了。整天足不出户,关禁闭一样窝在家里,任何事情都已经提不起兴趣了。心烦气躁,坐立不安,静不下心来。何况还要工作,憋屈得慌。封闭了32天的我,听闻封闭了半个月的浦东同事叫嚷着要受不了,只能表示理解。

卫健委通报昨天单日新增确诊994例,无症状22348例,难道是拐点真的到来了?昨晚和今天下午,又安排我们连续做了2轮抗原检测。看来态度很坚决,就是誓将全市范围所有阳性连根拔除,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吧。

按照疫情防控最新政策,自4月11日起,上海全市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类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管理。你不得不佩服汉语博大精深,这么几个意思差不多的词,愣是能体现出具体防控措施的差异化来。昨天晚上,各个区终于在零点来临之前,把“三区”第一版版图划分完毕。怎奈今天上午我们闵行区新政策又来了,鉴于闵行区的疫情严峻形势,防范区仍然不得出小区活动。基本上还是无差异化管理,延续封控,哪些原本防范区的同志们空欢喜了。

冰箱里绿叶蔬菜几乎没有了,没地方买,APP上也真的抢不到。中午把最后一条冷藏发软的黄瓜消灭了,这种口感,放在平时肯定是不会下肚的吧。太太加了N多的群,只为参与各种接龙团购,也还能买到一些物资。但是因为蔬菜运输配送过程很难保鲜,所以依旧无解。

查了一下数据,上海市2021年常住人口数2490万人,年GDP为4.32万亿元。算起来上海人民日均创造GDP约为120亿元。封控的这段时间,GDP少了,还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防疫工作。里里外外算算账,对一季度,对全年,对个人,家庭,单位,全市,对全国的影响真的是巨大啊。所以早点滚蛋吧,奥密克戎君!

shucai001
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蔬菜自由啊!

第31天,满月之际

IMG_2501

4月11日,艳阳高照,中午气温飙升到33度,燥热起来。窗外的这个城市,虽然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但缺少了人气这个关键因素,依旧是毫无生机的停滞状态。偶有社区小喇叭“足不出户”的通知,打破这一宁静,告诉你Ta还活着。

我们小区从3月12日开始封控以来,已经历时整整一个月了。一个月来,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不知道哪天是个尽头。4.11原本是个重要节点,每天更新数据分析的同事Doctor Ding,还在期待这一理想状态设定的拐点,可惜它并没有如期到来。卫健委通报昨天单日新增确诊914例,无症状25173例,还处在上升势头。

封控居家一个月以来,日常状态,像极了那只在走道里来回奔跑的呆鹅。工作,必须要创造条件坚持。视频会,电话,企业微信,PPT,要力所能及地减少不利影响。公司就是你的饭碗,得共同端稳了。生活,还得继续。面对物资缺乏确有恐慌,多方寻找来源,有过几次晚上十点多钟偷偷下楼,潜入商业街找食材的经历。虽说困难,但还不至于饿着,最缺乏的就是绿叶蔬菜。核酸与抗原检测,一轮轮做到麻木,喉咙真的快捅出老茧了。休息,并不好。焦虑在心,每天凌晨3点多钟必然会醒来,睡不着,不知为何。看书学习,呵呵,难以静下心来。稍微沉浸式状态,就有可能错过很多关键信息。有时候,看着家里那只无忧无虑的猫咪Tiger,真的羡慕它的淡定优雅。

以前常为上海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自豪,谁知疫情一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一样的混乱无序。物业,居委,忙得自顾不暇,一切都得靠你自己。各级政府的微信公号,都在感谢市民们的配合,要求我们继续配合。对于生活保障的疾苦,估计也是做了不少努力,但是在终端,几乎没有看到实质性的改善。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平时70元不到的一桶食用油,涨到近150。水果变成了奢侈品,一小篮,几百块。问题你还必须得忍着,心甘情愿地掏钱买它。还不敢举报,处罚了他们大不了关门大吉。但这些东西,你即便花更多的钱也买不到了……

IMG_2389
385一份的水果,要勿要伐

IMG_2432
鲜花满地,光明前方

第30天,无法理解

IMG_2416

4月10日,晴间多云,微风习习。上午又被召唤下楼做了一轮核酸,今天开始启用随申办系统的二维码了,原来的健康云App因为各种不靠谱,广受诟病,终于被抛弃了。政府层面的App,如果没有公信力,那还怎么让人相信!

核酸一轮一轮紧锣密鼓地做,但是疫情数据却还未见好转,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今天上海卫健委发布的疫情数据,新增确诊病例1006例,无症状感染者23937例,比起昨天又多了1300例,还是居高不下啊。

最近特别让人想不通的是,现在我们身边新增的阳性感染者,大多数都是在上海全民封控十多天之后的事了。这些人基本上足不出户,除了出门丢垃圾,取快递,做核酸。这做户外集中核酸的过程,会不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搞的大家都提心掉胆的。这莫名其妙地中招的人,真的要疯了,什么情况啊。总不至于真的用封条把各家各户的门都封了了,待在家里完全不出门,才能把疫情控制住吧。

疫情之下,有那么多志愿者,冒着风险为需要帮助的人无私奉献付出。但是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这个工作其实也挺危险的。同事的邻居,夫妇二人做志愿者,今天消息传来,他们的4岁孩子感染,真的让人痛心。在疫情面前,志愿者们肯定没有医护人员的防范工作做得更加专业、到位,把自己暴露在病毒之下,希望他们切切做好防护,好人平安。

IMG_2424
方舱里的实际条件,没有像谣言传说的那么差

IMG_2457
希望现在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第29天,备受煎熬

IMG_2392

4月9日,天晴日晒,升温明显。这种天气,可辛苦了大白们了,闷在全副武装里,什么滋味!况且还要长时间辛苦劳作,所以今天已经有大白采集核酸时晕倒了。援助闵行区的浙江医护人员,辛苦了一天,水都没有喝上一口。为了不给上海人民增添负担,晚上又赶回去,真的是披星来,戴月归。

今天上海的数据,新增确诊病例1015例,无症状感染者22609例。冰冷的数字让人伤心、烦心,而更为痛心疾首的是,我的伙伴们居然也有中招了。这个病毒真的是狡猾厉害的很,防不胜防啊。隔离在家这么多天,除了测核酸,扔垃圾,取生活物资,其他时间都不出去的人,还能中招,真是难以理解,不可思议。为此,今天一天我的心情都不好,一个字,烦!

下午刚做了一轮抗原筛查,之后又通知再做一次核酸,这个频次,也是拼了。做了一半,到了18:00,负责采样的医护人员临时有其他紧急任务,要调派支援别的地方去了,看来医疗资源还是严重不足啊。

每天太太像变戏法似的,东拼西凑,弄出一日三餐,也真难为她了。今天眼看核酸测不成了,自己动手,和面擀面,做了顿纯手工的刀切面。这是我到上海二十年来,第一次能有这种闲工夫,实属难得。青椒只剩一个了,切成丝,配点肉丝炒了做浇头。一碗地道家乡风味的面条,吃的津津有味,自己的劳动成果,当然是最好的享受。

蔬菜还是严重短缺啊,没有办法搞到。今天同事推荐指导,我试着在平台上抢了,没成功。晚上有个面包团购,只有30份,20:00开抢。太太提前准备,也还是一无所获。前天居委会配合街道,搞了几种食材保障套餐,价格不便宜。结果到手一看,直接傻了眼,这个卖相要在平时,肯定都当垃圾扔了。记得第一次发援助物资时,山东临沂赞助的新鲜莴苣,叶子也是鲜嫩的。我们家没舍得扔,炒了一盘香喷喷的菜。今天15楼的邻居在群里懊悔,说不知道这也能吃啊,浪费了可惜了。晚上十点多,再次抹黑潜入小区商业街,20块钱踅摸了4根黄瓜回来,感觉像敌后工作似的。

今天市里的疫情发布会,副市长宗明哽咽感谢市民和一线防疫人员。这一场战疫,太过痛苦和煎熬了。上上下下,谁都不容易,大家都在苦苦地坚持着,互相支撑着……

IMG_2402
自己做的青椒肉丝小刀面

D套餐
社区团购D套餐!

第28天,物资匮乏

IMG_2380

4月8日,晴朗的天空呈现出充满诱惑的蓝。足不出户地封控在家的状态已经8天,人虽在家中,心早已渴望着冲出窗户,融入到户外春光里了。市卫健委今早通报:昨日新增确诊824例,无症状感染者20398例。这个数字,对比昨天,往好了说,就是发展曲线趋缓了。

上午又被唤去做了一轮核酸检测,真的麻木了。疫情带来最直接紧迫的感受是,家里的物资真的是愈发地匮乏了。生活标准降低了,四菜一汤变成两菜一汤了。还剩两个青椒,中午跟白瓜炒了一个,努力留了一个,留点念想和希望。炝黄瓜只舍得消耗一根,得省着吃。没有蔬菜做汤了,从抽屉旮旯翻出了不知哪年哪代的一袋紫菜来,打了一个鸡蛋,做了碗紫菜蛋汤。没一会儿,碗里碟里已经是底朝天了。窘迫的我拍了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里,配了段故作平淡的文字:一般情况下,到了紫菜蛋汤这个级别的时候,基本上代表已经快要弹尽粮绝了,引来朋友圈一片共鸣。有外地的朋友问我,快递能到吗,给你发点?哎呀,快递要能到,我早就自己叫团购外卖了。

这样下去不行啊,家里有粮,心中才能不慌。晚饭后,待到天色已黑,带上口罩,保护得严严实实地,跟太太下楼去我们小区商业街寻觅物资。七拐八拐,兜兜转转,还真是觅得了一些机会。从卖包子的老板家抢到了10斤面粉,从乌灯黑火半掩着门偷偷摸摸营业的小超市买到了几十个鸡蛋,还有一袋冷冻鸡翅。俩人乐得屁颠屁颠的拎回家,这下好了,悬着的心才放下了些许。现在关键是还缺绿叶蔬菜,明天继续想办法吧。业主群里说小区业委会开始开会讨论了,准备组织起来,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了,期待吧……

IMG_2386
再继续封控下去,人也要变成猫咪的生存状态了

第27天,日增两万!

IMG_2375

4月7日,天晴却薄霾笼罩。疫情再怎么样,职责范围内,力所能及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居家办公的日子里,周几已经没什么概念了。幸亏同事提醒,要不然得错过今天的汇报会了。现在的状态是,是想要好好工作,但是静不下心来,总是在问:怎么就成这样了?

昨晚工作视频会结束时,顺带预测今天的疫情,觉得真有可能会破2万了。今早的疫情数据:新增确诊322例,无症状感染者19660例,合计19982例,距离2万所差无几。最期待的事情,莫过于“光明顶”早点到来。

疫情之下,哪有那么多按部就班,更多的是差强人意。人口密度这么大,非常态下,随便一件事情,乘上一个人口基数,都够麻烦的。所以更需要我们的冷静理性对待,自己不调整好心态,那谁也帮不了你。这些天来,各种负面的消息、谣言满天飞,不断地造谣辟谣。据说人在没有外部干预下的心态,都喜欢听负面的,混乱的,悲伤的,爆炸性的消息,刺激那一颗颗日渐麻木的心灵。守住底线,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还是不要乱说乱传的好。坚持,忍耐,等待,屏牢,守得云开见月明,平静祥和的日子,总归会到来!

IMG_2093

第26天,再次核酸

4月6日,风清云淡,阳光明媚。可惜只能借着下楼做核酸的时候,稍微感受一下户外春光。今天是3月份以来的多少次核酸检测,都麻木了吧。真是应了那句话,老百姓配合做核酸的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今天为我们小区提供核酸采样支持的是来自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5位白衣天使,向她们致敬,感谢,感恩,感动!

今早的疫情数据:新增确诊311例,无症状感染者16766例,这是要奔着两万去的节奏么?这个数据当然很吓人了,居民们开始不安起来。总体上已经做到足不出户了,若有发现零星犯规者,业主群里会有人向居委会举报。之前居民自行团购的物资,外卖送货到小区门口,再去门口取。但是今天下午起,除了药品,所有自行团购的外卖,都不让去取了。

断了与外界的物资联系,那怎么能行?好在物业和居委会行动起来了,主动联系靠谱的蔬菜粮油物资供应商,为居民提供代购渠道。上海市委市政府今天召开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对社会动员和生活物资保供再部署再落实。生活保障层面的工作,提上了重要的日程。封控了这么些天,我们家也真的眼看着蔬菜要没有了。好消息来了,今晚就能收到政府配发的疫情以来第三波救援物资了。居民足不出户,居委会,物业和志愿者们行动起来了。居民们自发团购防护服,提供给志愿者们,加强防护,让他们不受疫情威胁。

我们这些大型社区,有居委会,物业的帮助,看起来应该是可以应付目前的困难了。不知道那些零星的房屋租客,老年独居、不会团购外卖的人,是否能得到帮助。疫情带来的困难与不便,抗疫与焦虑,在上海人民的心中造成的阴影,估计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IMG_2333
疫情数据分析 版权@doctor ding

感谢安徽滁州凤阳县的五位美丽天使

救援物资运到小区大门外,再由志愿者驾车转运进小区楼栋

IMG_2349 copy
志愿者们再帮助运到楼道门口

IMG_2344 copy
最有文艺范的人,把这些生活物资装点成了艺术品

第25天,终于破万!

4月5日,清明节。标配的阴沉天气,没下雨就算不错了。虽早有准备,但对于今日破万,还是被惊到了。今早报道昨天疫情数据:确诊268例,无症状13086例!之前看香港单日破万时,曾有一番感慨,如今……

昨天接到通知,让做好准备,要再做一次“最美逆行者”。今天早早就醒了,更衣沐浴,打点好行囊,吃好早饭,听从召唤。怎奈情况有变,看来形势发展再一次超出了预料……

小区从3.12开始封控以来,备受2+2+2+2+……切片式折磨,已封闭了25天。但是就是这样,这两天的全员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又出现了几例异常,真是奇了怪了。一个疑问是隔离防控是否真的做到位了,另一个疑问是可能物流快递导致的物传人。这个结果一出,小区居民感觉又紧张了起来……

“禁足式”封闭了这么多天,基本上都是消耗,外面能够补给的物资有限,有些家庭开始捉襟见肘了。我们楼道里的邻居们,开始互帮互助与物资交换了。酱油,卷纸,垃圾袋,葱姜蒜,疫情带来的唯一好处是:逐渐有“远亲不如近邻”的感觉了……

IMG_2316
疫情数据分析 版权doctor ding

IMG_2320
无聊至极,只能上天台看看风景

第24天,关键时刻

4月4日,太阳正好,微风不燥。上海发布的疫情数据,确诊425例,无症状8581例,单日新增总数突破9000例了。仅浦东新区,单日新增确诊140例,无症状3514例。说今天是关键时刻,是因为确定了36小时关键窗口,今天上海市2500万人民全员核酸,早晨5点开始,当天全部结束。之后4.6全部检测报告出结果,所有阳性应收尽收,隔离诊治。争取早日实现整个“社会层面清零”这个总体目标。

我们小区昨晚就下发通知,做好预案。今天上午按照楼号,分批次叫号下楼,排队做核酸检测。工作组织到位,井然有序,规范高效。我们楼道一百多人9:05下楼,9:30就做好了,10:30几千户上万人的小区全部采样完毕,确实很快。今天过来援助采样的是宁波北仑区的医护工作人员,从宁波连夜赶过来,凌晨到达立刻投入工作。问他们今晚返回吗,说还不知道,要听从安排。感谢宁波人民!小区的居民,也自发地向防护服后的“大白”们表达由衷的感谢。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几天陆陆续续,来自全国十六个省份的数万名医护工作者,乘坐高铁、飞机、大巴,千里驰援。仅我家乡江苏,就抽调了七千多名医护工作人员,我内心充满感激与自豪。昨天晚上,解放军抽组7个医疗单位,2000余人的卫勤力量,援助上海。多架次运-20军用运输机带来了抗疫医疗设备物资,给上海人民带来了信心和希望。有坚定的政策目标,有全国人民的支持,相信上海很快可以彻底摆脱目前的困境。上海,加油!

IMG_2255
疫情数据分析图,版权@doctor ding

IMG_2262
党旗引领,逆行守“沪”

IMG_2294
感谢宁波人民,感谢北仑区医护工作者

IMG_2291 copy
采样结束,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在大草坪合影留念

IMG_2263
晚樱绽放,春色如许,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