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出租车司机的生存哲学

/ 0评 / 0

图文 ︱ 太集春申©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 https://wezon.net/?p=223 ]

晚21:30,飞机晚点6个小时,总算回到浦东机场。这个时段打车排队还好,10分钟不到,就到了队伍前列。

前面一哥们,吃力地拖个大箱子,去到管理员指定的那辆出租车,看了看又返回了,嘴里嘟哝着,箱子放不下,要换车,于是换我去乘那辆车。后备箱盖高高地抬起,旁边站着个阴沉着脸的司机,我们的行李放进去,后备箱靠里侧是个硕大的,几乎与车等宽的燃气罐。

我坐到副驾驶位置,为了缓和气氛,主动跟他打了个招呼,跟他聊到:“师傅,这两天上海的天气,是不是没那么热啦?”

“一直就这样。”司机愤愤地答道,一边起步出发。

车子驶出航站楼区域后,司机加速飞驰,限速80的中环,内环,都能跑到100多,即便有摄像监控的地方,捎带一脚刹车,也还90多,转向、变道、并道,几乎没见过用转向灯。其实这个时段,市区高架路的车还挺多的,速度这么快的情况下,也敢与前车保持2m左右的距离,算是老司机的我,在前排也是被这速度与激情,吓得冷汗直冒。

一路上,司机脸色阴沉得吓人,一句话不说,看他样子,也就三十五六吧,短平头,得益于经年累月的阳光暴晒,皮肤黝黑。不知道是干了一天活累了,还是因生活的压力喘不过气来,抑或有什么烦心事,萦绕心头。

半个小时,车就到了公司楼下,我问可以使用支付宝吗?“没有,要么现金,要么交通卡。”回答冷漠执拗。待我费劲地从背包里找出200块钱,他麻利地找完零。我道谢,他驱车匆匆而去,寻找下一单生意去了。

我开车常提醒自己,安全第一,严格按道路交通法规行驶,做个文明优雅的驾驶员。其实这些文明与优雅,在生活的压力面前,在出租车司机眼里,那就算个球。出租车司机的哲学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寻觅到客人,飞快地将客人送到目的地,收钱,再尽快去寻觅下一单。他们熟稔沿途哪些摄像头是与扣分罚款无关的,会打交规的擦边球,会插队抢灯,他们也会冒险,因此常见出租车惨烈的事故,害人害己。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段视频,一上海的哥2分钟内超了50辆车 ,这真实版的极品飞车,吓得日本女乘客感叹,能活下来太好了。

记得有次从外地返沪,也是从浦东机场到公司,也是位年轻的哥,一路超速飞车,我也就忍了,但是还一边开车,一边与同行微信聊天,获取动态用车需求。在一个下匝道转弯处,前面有2个正在维护刷漆的市政工人,速度不见减,吓得我立即提醒他当心减速避让。我也是忍不住了,说你开这么快,再开车用微信聊天,我就投诉你。他一脸鄙夷不快地问我:这速度还快吗?

一次我们公司副总,开车时跟我闲聊,说过这么段话:开车别跟出租车斗气较劲,咱们开车是上下班,或者出去办事,人家开车是讨生活,这是人家的工作,是要靠着这个工作,养家糊口的。感觉确实也很有道理的。

在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叫“趴活”,“刨食”。上海话出租车叫“差(音cha)头”,出租车司机叫“差头司机”。原因据说有三种,一是因上海人把“使唤”叫做“差”,例如“阿拉被老板差来差去,累死特了”;还有一说是洋泾浜英语,“差头”一词来源于英文“charter”,意思为“出租,包车”。另外一种,据强生公司老司机回忆,1930年代祥生公司(强生公司前身)最早只有一辆出租车,当时出去接一次生意,叫做“出一差”,出租车就叫“差头”。

出租车驾驶员一般晨出夜归,做一休一,基本上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第二天歇上一天。据说有夫妻二人倒班开一辆车的,早晚换班,这样二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应是屈指可数吧。上海的出租车份子钱一天三四百,哪天累了,生病了,开不动了,这份子钱也得自个儿出。想想从早晨五六点,做到晚上十一二点,什么感觉?自从有了XX快车之后,正经跑出租的生意更差,现在一月能挣七八千的,已经是很不错了,而能挣个万儿八千的,那更是凤毛麟角。

现在上海出租车15公里以内单价2.5元,超过15公里算远程单价3.6元,低速等候0.52元/分钟,价格倒也不低。从浦东机场到我们公司 ,130多元,也算一单不小的生意了。有人说开出租,是个靠运气吃饭的职业,可是运气在几何级数量面前,在大概率面前,也就几乎大差不离了。

其实出租车司机就是现代版“骆驼祥子”,只是黄包车换成机动车而已。他们虽然不再需要好的脚力,但是一副好的身板,也是必不可少。

出租车司机的苦,一般人体会不到。我是从一个在深圳开出租的亲戚处,了解一二。车就是他们的移动工作场所,一天时间就陷在这个铁笼子里。一天总归要吃饭,喝水打盹,拉屎撒尿吧,在大城市,路边临时停车,动辄10块20块,出租车司机舍得吗?这还是有停车位的地方,没停车位,内急,去上个厕所,路边随便一停,碰上交警抄单,一次就是200块。为了少上厕所,他们尽可能忍着少喝水,外加憋尿。至于按时用餐,那更是天方夜谭。

他本是一个健康的人,开了有七八年出租车,因为常憋尿,前列腺出了问题。因长时间坐着,椎间盘突出严重,前年不得不做了手术,休息了一小段时间,为生活所迫,又回到了这个岗位上。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便是开出租的,也还是有学问在里面。

电视上曾经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号称出租司机圈内的经济学家。他曾经算过一笔账,一辆车,每小时固定成本多少钱,每载一客的空驶间隙多长时间,同一地点3个不同装扮的人,选哪个客更合理等等。开出租不能被客户拉了满街跑,应该通过选择停车地点、时间和客户,主动决定你要去的地方。他朴素实用的经济学运用,甚至震惊了CEO们。

上次去合肥,在老城区打不到车,用打车APP也不行。好不容易来了辆送客的出租车,下了客被我们拦下了。他说知道刚才我们这个地点用车,但是不愿接。老城区拥堵,车子跑不起来,当然赚不到钱,他们一般在新区、近城区跑。看来,开出租时间长了,自然也就精明了。

现在不少人利用业余时间,利用自己的车开XX快车赚点外块。还记得去年底去美国时,有天晚上用Lyft打车,约到了一位60多岁的老克勒,满头白发,衣着光鲜亮丽,开着辆崭新锃亮的黑色凯迪拉克,出来赚点外块。他说赚外块也不是主要原因,他白天有份体面的工作,是位工程师,业余时间还组建了个爵士乐队,他是吹萨克斯的,周末也经常活动活动,感觉生活丰富多彩,特别开心。他利用业余时间开Lyft,也是可以接触到各色人等,听到各种有趣的新闻,晚上回去,讲给他的太太听。他还特别问我们中国话“我爱你”怎么说?他说学会了后,回去对太太说,他现在已学会用好多国家语言说我爱你了,觉得特有趣。听了他的故事,我很是羡慕、赞许这种生活方式了。

其实在中国,开各种快车的,赚钱也挺难的。APP就是一个平台,开车的和乘车的都是他们赚钱的客户。开车的,车你自己买,各种油费保养维修,都是你自己的,你赚10块,平台拿2.5,你违规接客,迟到,被投诉,还要追加扣罚。所以,你其实就是平台上的一个骆驼祥子罢了。

也经常碰到乐观豁达的老司机,不较真,不背着那么大的压力,做一天是一天,接一单是一单。我有时晚上加班晚了,问司机送了我回家,还接着做生意吗?不做了,回去休息了,钱是赚不完的,身体是自己的。过日子就是慢慢熬,慢慢耗着呗……虽说不能做到劳动不分贵贱,但是选择了这行,那就当作份事情,好好干着呗。

其实,开出租车,也是一种人生,也得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堵车了,就看看窗外的城市风景,车水马龙,俊男靓女;碰上一单远途大活,就欣赏沿途满眼绿化,享受着驰骋的乐趣,不时再瞄一瞄计价器上的数字,一边从心里乐开了花……

生存,乃至于生活,不都是这样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