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太集春申©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https://wezon.net/?p=505]
个性,才学,机遇,成就?看到这几个关键词,它们之间的逻辑与关联,前因与后果,相信你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吧?我最近常在思考这个问题,这篇文章,题目其实蛮大的,涉及内容也挺多,断断续续也写了好长时间了,因为我总想着能把其中的道理试着分析悟透,所以它既是写给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也想带给大家一点启发和裨益,更希望与大家分享交流。文章篇幅稍长,考虑到各位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掐成三段,分次发表。
好,让我们先从以下这个故事开始说起吧……
清朝乾隆年间,江苏阳湖(即现在的常州武进)出了个赵姓的才子,叫他小赵吧。赵姓?你没猜错,他的确是大宋王朝的宗室后裔。只是,到了他祖父那一代,家道就彻底中落。而到他父辈时,就只能靠在富人家的私塾,教书谋生。
小赵15岁那年,父亲去世,东家看他一家可怜,也看他年少成名,有些才气,让他子承父业,继续做私塾先生。
19岁那年,小赵通过了初级职场考试,入了府学,成为秀才,博取功名的起点挺顺利的。
22岁那年,很遗憾,他被东家因故解聘了。教书先生做不成了,也就断了生路。迫于无奈,离家北上,辗转到了京城,投奔一亲戚做幕僚。
一个穷秀才,除了腹中诗文,别无其他一技之长,只能卖文为生。好在他确实文采出众,一来二去,竟被刑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刘统勋相中,帮着编撰《国朝宫史》。刘统勋,就是那个智斗和珅的宰相刘墉——刘罗锅他爸啦。刘统勋对小赵甚是赏识,甚至还帮他解决居住问题,介绍小赵临时借住在官场达人——尹继善的家中。要说这个尹继善,那可是清朝政界的一大奇迹,入仕六年成巡抚,八年官至总督。历任云南、陕西、两江总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
23岁那年,小赵在顺天的“乡试”中顺利过关,成为举人。乡试这一步,看起来小赵走得也是挺顺利的。实际情况是,这一环节,小赵,他走捷径了……
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国,有“高考移民”一说。其实在清朝时,也有这么个投机取巧之策,那时候叫“冒籍”。看来教育资源有限,资源分配不均,古来有之。
小赵原是江苏人,按清朝科举制度,他必须在江苏参加乡试。江浙地区历来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要是在家乡参加考试,任凭小赵文采出众,也难保一蹴而就。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又恰逢机缘巧合,小赵有个家族人在天津做盐商,便谎称与其一起在北方做盐业生意,从而得以在居住地——顺天府,参加乡试。可即便是这样,参加考试时,还是有人识破了小赵的冒籍身份……
这个人是科考管理的官员,他的名字叫汪由敦。汪由敦,号松泉居士,安徽休宁人。乾隆年间,曾经官至吏部尚书。汪由敦是一位能识千里马的伯乐,在他担任乡试、会试和殿试的考官职务中,提拔录取了数不胜数的栋梁之才。在日常与下属同僚的接触中,也经常提拔、奖掖后进。
汪由敦一方面特别赏识小赵的才华,另一方面想来也是碍于尹继善大老爷的面子,便放了小赵一马,让他在乡试中顺利过关,榜上有名。对于这次作弊嫌疑,小赵自己也觉得胜之不武,都有点儿不好意思啦。
由于汪由敦的器重,从这年冬天起,小赵在结束《国朝宫史》的编写工作后,被聘入汪氏府中担任官方幕僚。这一回,虽不是什么升官发财的机会,可是小赵却赚大了,为什么呢?
原来,汪由敦这个人,富于藏书,号称家有藏书十万卷,而且汪本人文学造诣颇深,对小赵又多有提携教诲。在汪府的这段时间里,小赵陷入了书山文海里,徜徉遨游,日积月累,小赵的诗文修养和历史考据水平进步神速……
乡试通关后即为举人,这就有了当官的资本。之后,小赵在职务上又陆续考取礼部教习、内阁中书(从七品),并陆续参加了五届会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清朝的会试一般每三年才举行一次,考中者成为贡生,再经“殿试”合格,方为进士。五届会试都过去了,掐指算算,经历了多长时间。这一段,小赵走得很不顺。
30岁时,小赵入职军机处(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担任七品章京。可仕途上,再想往上走,没有个进士学历的话,那可是难上加难了。论才学,无论是外界认可,还是自我评价,小赵是有底气的,只不过造化弄人也。
乾隆二十六年又逢会试之年,小赵已经35岁了,眼看已成为“大赵”了,职场处境还是如此这般尴尬窘迫。为了前途,必须在这第六次会试中,再度冲刺一把。然而这一次,大赵遇到的难度,却是更大了……
这一年,乾隆皇帝任命的殿试读卷大臣是刘统勋和刘纶,这两位军机处的大人,都是大赵的顶头上司,也是对他格外赏识之人,按理来说应该倍加关照才是。即便不加关照,秉公办事也行啊。可是,这两位领导在这个时候,在这件事情上,却有着极大的苦衷,为啥呢?
原来,上一届庚辰会试的时候,状元毕沅、榜眼诸重光都是军机处的职员,考试结果,第一、第二名都是主考官的部下,外界会不会认为这里面有猫腻?人言可畏啊!今朝再度开考,倘若位列三甲的人,再有出自军机处门下,那其他人不说你们军机处是进士文凭复印机?所以刘统勋和刘纶这俩主考官,绝对不敢让大赵位列前十,甚至,他俩都不想让他考取进士。
这可怎么办呢?为了躲过他俩这一劫,大赵可动了脑筋了。考试的时候,他不但改变了自己的行文方式,甚至连笔迹,也不敢使用平时工作惯常使用的行书,换成了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的欧体。
考试完毕,二位刘大人在两百多份试卷中,发现一份佳作,经过反复检查文风与笔迹后,确认不是大赵的卷子,决定列为第一名。这俩大人哪能料到,这大赵早已做了手脚,成功躲过了这两位大佬的暗算……
由唐高宗创立的“殿试”,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殿试的试卷,由8名考官组成的阅卷小组,轮流传阅,按照从优到劣,分别标上“○”、“△”、“∕”、“|”、“×”五种记号,得“○”最多者当然就是优秀答卷。再根据统计结果,选得“○”最多的十份答卷呈皇帝终裁,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又合称“进士及第”。
经阅卷小组的考核统计,排名第一,上呈皇上裁定,对于大赵来说,状元及第,基本上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然而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到读卷大臣将考试结果上呈给乾隆时,情况却又发生了变化……
且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