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 0评 / 0

图文 ︱ 太集春申©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https://wezon.net/?p=513]

没想到有幸跟“东馆”来一次亲密接触,居然是误打误撞……

0/

这次来到华盛顿特区,时间还算宽裕,而且美国首都真不大,第一天轻松闲适地游览了国家广场的西侧半个周边。

第二天上午,从借住的airbnb,打车从东面去往国会山方向很近,途经富人居住区,远远看到国会大厦,有心体验华盛顿人民的安静悠闲的生活,提前2km便下了车,往国会山方向步行。
国会大厦游完,沿北侧的宾夕法尼亚大道西行,准备前往博物馆群方向继续游览参观。不远处一幢建筑,似曾相识,略作思考,对,这就是建筑学人必须知道的国家美术馆——东馆,既来之,当然得看之啦……

1/

这幢现代主义建筑精品,叫它东馆East Building,是因为它是国家美术馆的扩建工程,在原国家美术馆(现在我们叫它西馆)的东侧。

西馆,1937年建成,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体量巨大,由曾担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大银行家、收藏家Andrew Willem Mellon捐建,John Russell Pope设计。具有超前眼光的波普在设计时,就为日后的扩建预留了用地。

东馆,1978年建成,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贝聿铭出生于民国初年的广州,祖籍苏州,1983年获颁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作品多为公共与文教建筑,代表作还有: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日本美秀美术馆(也曾有幸参观,下篇博文会单独介绍这件美不胜收的建筑精品)。

2/

东馆是由老Mellon先生的儿子,小Mellon委托设计的,看中贝聿铭因为他是 20世纪极具前瞻性的建筑师。项目预留的发展用地,呈狭长的梯形,周边已建成建筑皆为新古典风格。作为扩建工程,如何处理好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与老馆的关系,并体现出新馆的新,又要与国家广场的宏伟规模相适应,这是最大的难点。

美术馆的运营管理方对东馆的设计要求是:应该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堂”,要使观众如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

在考虑总平面布局时,贝爷巧妙地利用一根线,将梯形分为2个三角形,将拟建新馆放在与老馆东西向统一的一根轴线上,东馆的观展主出入口与西馆轴线上的东入口正面对应,遥相呼应。同时在轴线上,设置了一条地下连廊,将新老馆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方面,建筑的外立面材料、颜色与西馆保持一致,都是采用当年由老Mellon先生亲自选定的来自田纳西州的大理石饰面,外表光洁典雅,适应室外光线的变化,反射柔和。

西馆的主入口及高大的穹顶在建筑平面的中部位置,因视线与距离原因,在东馆的入口处,看不到。这样东馆的建筑高度与檐口形状,便于与西馆的山墙高度及平直的线条保持一致。

作为东西馆联系的地下连廊,突出地面的采光井也是三棱锥形状,与新馆的中庭采光顶的形体及新馆的形体协调一致。


臆想一下,贝爷可能觉得当年这几个三棱锥有点小气,不过瘾,以至于后来1998年在巴黎卢浮宫改造工程中,把它变成四棱锥的金字塔,再度推出,重新演绎了一个大气典雅的版本吧……

建筑各层的平面功能布局,是在梯形地形划分为两个三角形的基础上,再进行切分、生长、切割,建筑形体如几何雕塑一般发展成形。建筑的内外饰面,设计简洁,材料拼装严丝合缝。最让我感叹的是,建筑落成至今近40年,室内外装修与陈设丝毫没有过时与陈旧的感觉。

3/

东馆的设计,完美体现了贝氏建筑的特点:
— 契合地形,建筑与环境协调
— 偏爱使用三角形母题
— 用料考究,擅长使用钢结构、玻璃、混凝土、石材
— 建筑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设计将建筑的主入口压低,延伸到安检区域,进入到中庭后,才豁然开朗。开阔的中庭,3层通高,再利用联系各个展馆的空中连廊与平台,划分成丰富的共享空间。大面积玻璃幕墙及采光顶的应用,将室外风景与光线引入了室内,建筑与环境真正融为一体。


对于三角形尖角过于锐化的不利影响,通过室内设置圆形树池,弧形旋转楼梯等圆形元素,加以弱化。内部空间再配以热带植物以及雕塑、挂件的点缀,点燃观众的热情。

三角形母题或者说元素,被运用到无以复加的极致。从建筑的形体组合、采光顶的分格、顶棚的式样、地面的铺装、商品服务部的柜台、甚至是柜台上的陈设架,都是三角形的。

馆内的陈设,巧妙合理地利用建筑内每一个独特的空间,比如下面这些

4/

项目从设计到建成历时10年,1978年东馆落成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在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有趣的是,东馆建成后,因其可用于展览的面积仅为总建筑面积的约12%,有人质疑其建筑脱离了展览建筑的功能本质,有喧宾夺主之嫌。好的建筑,本身也是艺术,像我们这些只是来看建筑的人,也绝不在少数。

说到展馆的本质内容,东馆所展示的现代美术作品,老实说,并不是太看得懂,不过所谓艺术都这样,懂与不懂,好与不好,只要能触动你,给你带来一些感觉就好。

5/

最后,用贝聿铭的一段话来作为结束语:

如果你对人类情感的历史——那也正是建筑史的本质——进行思考,你会注意到,最为硕果累累的想象力的发展,总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对立的思想或情感方式碰到一起时发生。这些思想或情感方式也许扎根于彼此非常对立的文化土壤中,但如果它们真的能碰到一起......那么,一种出人意料的含义丰富的关系就会出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