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中年危机中的人生修行

/ 0评 / 0

——读余秋雨新作《泥步修行》

图文 ︱ 太集春申©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 https://wezon.net/?p=130 ],全文共5121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人到中年,平静与困顿并行,释然与挣扎交织。

一方面,人生逐步归于平静。IQ+EQ+AQ+FQ+LQ……这几个“商”的和,再加上机会和把握机会的能力,综合起来,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到这个阶段,应该做好收官工作,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明白生而有涯,知足常乐,逐步归于淡泊宁静了。

另一方面,很多事情虽只能如此而已,但偶尔还是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激起内心的矛盾挣扎。可能不甘心,不服气,想要去抗争,可是体力与精力逐渐衰退,记忆力、注意力也走下坡路了……

外界纷繁复杂,内心充满困惑,这一份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生归于平静,是发自内心的释然,还是表面上的伪装,是否内心仍然充满挣扎?

想得多了,心中难免充满困惑与焦虑,煞是磨人,渴望摆脱,看透,觉悟。于是企盼得到高人指点,有一份照见未来的明镜,抑或有一本让人茅塞顿开的典籍,提供借鉴与帮助。寻寻觅觅中,适逢余秋雨的新作《泥步修行》6月初发布,第一时间下单收书,伴着淡淡油墨书香,细细品读。

《泥步修行》是余秋雨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著作,以优雅的哲理散文形式写就,不急不缓,娓娓道来。他把修行分为“破惑”、“问道”、“安顿”三大环节,分上中下三部,结合自身经历、学习研究与修行参悟,进行详尽阐释。

上部——破惑

全书以“难在不惑”开篇, 上来就提问什么叫修行?一下就点中了软肋,我们都走偏了!修行,不是忙着找书籍,找导师,找讲座,找寺院。修行的关键,不在于吸取,而在于排除;不在于追随,而在于看破。

修行就是排除误解,看破错觉,建立正见、正觉。修行需要破惑,破惑需要正觉,正觉需要行动。

接下来分别讲述了“正觉的种子”、“迎灾实修”、“权位之惑”、“名声之惑”、“财富之惑”、“潮流之惑”、“恩仇之惑”、“终极之惑”,总结罗列了一切可能产生的迷惑困惑类别。诱惑,一个接一个,组成了人生美丽的套环,把人生“套”住了,使人生变得既风声水起,又伤痕斑斑。

余先生认为人生在面对上述一灾六惑时,体现出修行的重要性。灾难中的修行尽管重要,却缺少普遍参照意义。最有普遍意义的修行,一定是出现在常态中,即世上多数人都会遇到的位、名、财、潮、仇这五惑。至于所谓的“终极之惑”,则是反思因文明过度而造成冲突的“逆反规则”,属于高深层次范畴,寻常之人,不太会涉及。

破惑的篇章中,余先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悟,分别举例子,有针对性地说明怎么破惑。道理论述很到位,但是个人感觉说的有点过多、过直白,还有点夸大自满、自辩自得之意。那些故事,看过他书的人,抑或了解过他经历的人,大体是知道的。个人觉得,所有事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主观性和客观性,不需要过多的辩解洗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无愧于心则已,其余由他去吧。尤其是他在说仇恨之惑时,通过那么多排除条件之后,还剩下4个仇家至今放不下,写作这本书时已七十一岁了,即便再活30年,还要再带着仇恨30载,即使不能放下,可以默默记在心间,却不必郑重地说出来……

在看破种种“惑”之后,必须要“立”,破而不立,必然导致精神崩溃。真诚的“立”,应该从个体生命开始,从自我开始,虔诚地拜访一切曾经“大立”的圣贤和智者,向他们“问道”

中部——问道

中部开始于“问道魏晋”。问道,总会先去踏访自己最心仪的那个高台。余先生认为,魏晋名士在精神文化和人生哲学上有突破性贡献,这一辈的中国智者曾经有过一个集体彻悟的时代,就是投入对宇宙、天地、生命的宏观思考和本源思考。但他们对后代中国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因为他们太局囿、太自我、太排他、太小圈,他们是“内向型”的。

“参拜佛门”:孔墨以入世来救世,玄学以傲世而避世,佛教以巡世求脱世。佛教所要的脱世,既包括自身,也包括众生,又由这两方面的不同侧重,而分为“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佛教是一种具有大担当的宗教,所谓大担当,就是凭借大思维,面对大世界,解决大难题。

为什么佛教能快速强大?它的明显优势在于强大的精神责任和传扬功能。这是一种外向型、普世型、传导型的精神信仰,与其在精神上的超尘脱俗、重在内心,构成了一种“相反相成的张力结构”。

佛学的核心思想,就是“缘起性空”和“无常”。一切都是一个变化不定的漫长过程中的偶然组合,因此都是“缘起”,也都是“性空”。缘起性空,是天下万物的真相,不明白这一真相,人们就会陷入“无明”的陷阱,苦恼不堪。而乐于接受“无常”,是一种最健康积极的人生状态,乐于接受“无常”,人生的气度就会无限开阔。

我是从本书中,第一次初步了解到佛学广博的知识。书中概括介绍了“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捎带介绍了“净土宗”,重点介绍了“禅宗”及其宗派。

查找资料,又了解到中国佛教的派别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识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佛法本是一味的,由于接受者的智慧、福德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认知、修行的偏重,也就有许多不同的分支派别了,这大概就是“因材施教”与“因才施教”吧……像弘一大师李叔同,开始习“净土宗”,后转习“律宗”,潜心虔诚研习及传持戒律,终成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八大宗派的特点可以用一偈浅而概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群山问禅”:禅,本无严格的本义,通俗地说,是指一种“静虑的修心方式”。公元七世纪由慧能真正创立属于中国大地的禅宗,在中唐之后盛行,成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和归结。有趣的是,作为禅宗六世祖的慧能,并不识字,说明了禅宗的一个重大本性——不依赖于文字,讲究“直见本性”,排除重重遮蔽本性的雾霾,看到真正的人心和本性。这就是让人们发乎自然,出乎本心地去“悟”。禅宗引导人们从迷妄中觉悟,让天性、本性刹那苏醒,让佛心重见天日,这就是顿悟。顿悟,就是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得,一无所求,因此,不再有任何苦厄,一步步走向心灵的彻底自由,彻底解放。这个顿悟,指的是精神层面,却不否定世俗生活。

在禅宗看来,当世俗生活不再成为你的束缚,而成了你的观照对象,生活看似无心却袒示着天性,而这种天性又直通广泛的生命。禅师总是阻止人们过多地深究密虑、装腔作势,而是提醒人们去过最凡俗的生活。禅,让日常生态提升,又在提升后回归,回归得似乎与本来无异,却又保留着提升的高度。

“天理良知”:唐朝开始,至宋、明两代,传统儒学发生重大转型,产生了挖掘人心本性的“新儒学”,发展为程朱的“理学”和阳明先生的“心学”。理是指“天理”,心是指“心性”,理学重在“天理”,心学重在“良知”。理学、心学总想识别天下的是非善恶,着力于分割,禅宗则无意分割,无心识别。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是心学体系的核心思想。心学认为世间既有大善大恶,就应该秉持良知而行动起来,为善去恶,使心间的宇宙洁净明澈,天理昭昭。心学理论虽不高深,但很难让普通民众领会内涵,付诸行动,在中国并不是太为人熟悉。说来惭愧,上学时,唯物论的地位一统天下,心学等唯心主义常是嘲笑的对象,我也是多年前读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才知道了这位传奇猛人,立功、立言、立德都很好地做到了,是为圣人。

王阳明的心学,近年来有火起来的趋势,常引用的例子是日本的东乡平八郎,中国的曾国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对他的高度评价与学以致用。最近心学的消费市场也很火,度阴山、雾满拦江、熊逸等人争相写阳明先生的传记,尤以雾满拦江为甚,写书,微信公号,办研习讲座,小班收费要到万元以上,他活学活用的本事也真是令人折服,从家长里短,职场规则,到新闻热点,天下大事,他似乎都能跟心学扯上关系,分析起来真的是很有道理。

“大道巍峨”:当然得说到“道家”“道教”了,这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线是“老庄路线”,教主“老子”、副教主“庄子”这两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安静崇高,任何人经过,都要放轻脚步,高山仰止。一条是“道教路线”,世俗热闹,阴阳五行,丹炉药罐。

老子认为,人生之道就是德,德不是教化的目标,而是万物,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天下混乱,是因为人们的想法太多,期盼太多,作为太多,奋斗太多,纷争太多。他主张,一个人应该顺其自然,少私寡欲,无忧无虑,无为而治,夫唯不争,知白守黑。

就人生修行而言,庄子的目标是“逍遥游”,逍遥于天地而心意自得。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有“无待”、“无己”这两个门径,就是既不要期待外界,也不要期待自己。一切合乎天然之道,只有通过修行把自己的一切都看空了,才能与大道相融。

道教郑重地从老子那里接过了“道”的核心观念,以及自然、无为、虚无、归一等基本命题。从庄子那里汲取了得道成仙、创造奇迹的思想依据。体验着修行的可能,验证着修行的途径。养静、养神、养气,魂魄抱一,恍惚清冥,融入自然,呼唤生命。

下部——安顿

众多的叩问,各种门派宗派、精神丛林,每一处都可供安顿,但时间一长,又会想念别处。说明任何一处,都难以产生全方位的笼罩,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边边角角可能有点不适合,最终我们的心应该在何处安顿?安顿,不能靠已有的经典,必须由自己出场,一遍遍,再扣山门,再访庭苑,反复比勘、选择、重组。最终,寻找到一种最自在、最简约的精神图谱,这就是心灵安驻的地方。

精神修行的完整程序就是:破惑——问道——营造——栖息——安顿。

安顿,是全部修行的总结,是追踪修行者在经历了重重破惑、问道之后如何实现心灵安顿。具体又从“生存基点、因空而大、天地元气、本为一体、相信善良、我在哪里、日常心态”这七个方面,概括提出了一个修行者终于上升为一个觉悟者的精神构建,这也是余先生极度精简后给出的具有终极意义的精神图谱。

宇宙中的人类是那么的渺小短暂和微不足道,瞬息之间,一切都可能会归于洪荒。脆弱的人类,为了阻挡集体恐慌,允许心理转移。人类出于生存本能,必然会自我保护。人类具有“善良天性”、“自塑天性”和“审美天性”这几大优势,使人类值得自爱、自重、自卫、自保。但是渺小的人类最终还是难于自保,可能来自于天文劫难,抑或人文劫难。

修行的重要目标,就是减少和排解人文劫难,这就需要人文安慰。重点审视关于“有”、“无”、“空”的哲学,这是针对人文劫难的防卫系统。打开放空我们的心胸,过得从容、自在,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过得更诗意一点。

就个体生命而言,对“天地元气”的认知,使我们变得更加卑微和谦恭,使我们变得更加宏大和厚实。我们是天地指令的倾听者、服从者、执行者,遵循天地自然的安排,不拗执、不争夺、不悲伤、不自恋,敬畏、随顺、积极、自在。我们是天地之子,是得气之人,不存在个人成败,所有人的命运是世间大运的一部分。人类本为一体,是数量体量的增加和人类自身的精神加持,是生而为人的互相确认,是对“活着”这件事的意义证明,是无缘无故的大爱,一体难分的关怀。

一个健全的人,先要找到“我”,然后再放逐“我”。得“我”,体验个体生命,弃“我”,溶入天地宇宙,这是“我”最好的安顿之所。“无我”,是更峻峭的精神高地,是一种宏观思维的自然导向,是世间人生的最高境界,可以让我们摒弃世俗,放逐年龄履历身份,远离派别朋党,不再患得患失,看淡专业地域血缘。

一个经历长途修行的人,经过了终极思考的人,还是要回到日常生活,而不能把修行当做拔离生活的显摆。修行者,不等于是觉悟者,真正的觉悟者日常心态是:留心茶饮,脚下无界,不问拳脚,百事无避,一路好奇。

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普通民众很难达到觉悟者的境界,这就需要不断的修行,积累,螺旋上升,达到“无我空境”,尽管有可能穷其一生也达不到,但是只要一直在修行的路上,相信善良,秉持天性,点点滴滴,日积月累,这是人生最美的出路。

泥步修行,前路漫漫,荆棘丛丛,光明在前,而我,在蹒跚前行的路上……

最后,还想说说书的作者余秋雨先生,喜欢他的人很多,不喜欢的人也不少。喜欢他也可,不喜欢他也罢,在我看来,难得有这么一个大家,在体制之外,能够安心读书思考做学问,为我们打开一扇扇文明与文化的窗口。再者,阅历丰富的知识分子,书读多了,想法自然多,多愁善感,触景生情,再自然不过了。文绉绉也好,酸腐气也罢;真诚也好,虚伪也罢;好为人师也好,才学过人也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不完美都是正常的,那么不完美才是这个世界的自然状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