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观影笔记
文 ︱ 太集春申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https://wezon.net/?p=1098]
2017年的国内电影市场依旧火爆,总票房高达559亿元。国产片更是成绩喜人,前有56亿票房创造国产片历史的《战狼》2,年末又有姗姗来迟的《芳华》。虽由于审查原因,好事多磨,推迟上映。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截至目前票房已近13.5亿,在收获剧组与观众“一把辛酸泪”的同时,银子也赚得个盆满钵满。
之前,我是在文学期刊《十月》2017年5月第3期,阅读了这部电影的小说原作,严歌苓的《你触碰了我》(英文名You Touched Me)。我想不少人会有跟我有一样的观念,那就是,文学的魅力更让人沉醉着迷,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而具象为电影、电视后,心目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演绎往往会有落差。一百个人的心目中,会有一百个刘峰和林丁丁的样子。至少以我的审美观点来看,电影中林丁丁的模样,怎么会值得刘峰那么痴迷爱慕?也因此,改编的电影版并不是我觉得非看不可的。直到前几天,LP有兴趣也有时间,让我陪她去看一场电影。而此时,电影《芳华》上映已进入尾声,快要从院线撤档了。不过这都无妨,还是被小小地感动了一次,从电影一开始那个排演《草原女民兵》的长镜头开始。感动之余,才有了这篇迟来的《芳华》观影笔记。
评论一部电影,当然要先说说这道大餐的大厨——导演冯小刚。从当年那个惯常嬉笑怒骂,黑色幽默的贺岁片王,慢慢转型,顺带拍出了《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芳华》这些有人情味、反映复杂人性与社会责任的好电影。商业片的成功,让他有了在电影圈立足发展的资本与资历。在这个基础上,又让他有条件去思考、探索、创作、表达那些,触及过往社会历史中的一些敏感话题,用心拍片,赢得大众的尊敬。
其次,是为这顿大餐提供好食材的人——编剧严歌苓。我始终认为,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能成就一个好的作家。从小到大,按部就班,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不疾不缓,平稳度过的人,全靠凭空臆想,脑洞大开,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作为近年来的最成功的美籍华人作家,金牌编剧。她13岁入伍当文艺舞蹈兵,21岁成为战地记者,经历过失败的婚姻,为梦想赴美留学,打工当保姆生存,邂逅美国外交官,倒追成就美满姻缘。她自身的经历,本来就是一部传奇剧本。她的作品几乎每出一部,成功一部。那么多作品被改编成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以至于她开玩笑说,要写一两部无法被改编为影视的文学作品来,这就有点“得了便宜又卖乖”的意思了吧。
对于中国由现代向当代过渡阶段,那段复杂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历史进程,靠着一个1989年就离开中国,去往美国留学定居的华侨,严歌苓她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准确描写与深刻叙述这段需要重新串起的记忆碎片,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记得有一次在她的新书发布会上,她被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的同学刘震云揶揄了一回。说严作家去河南采风,路遇一老大爷牵一狗,严作家问:大爷,它叫个啥名字啊?大爷说:叫“小狗”。我是问小狗叫个什么名字,大爷还是回答:叫“小狗”。以严作家的常识,但凡宠物一定得有个名字,诸如Mike,Barbie什么的。这大概就是还没有真正认识和融入当今中国社会的意思吧。
“一次闲谈“引出”一部好作品”
《芳华》这部作品,据说缘于一场聊天。某天冯小刚跟严歌苓聊起,我们都是当过兵的,并且都是文艺兵,我们应该留下一部反映我们那个时代的作品,让现在的人看看那个年代部队文工团的样子,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于是俩人一拍即合。有道是“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喝茶,头脑清醒地聊天,可以成就许多的好事,带来丰厚的回报。所以,以后见面咱多喝茶,少喝酒吧。
青春的记忆
影片描述的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那群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当青春年华,即将步入社会这个大染坊,由于时代的局限,对人生的方向充满迷茫,对爱情懵懵懂懂,又蠢蠢欲动,又在错误的时候,爱上错误的人,做出错误的行为,带来难以预料的结果,是这样一群人。如今的他们,应该是五十多岁的这一代人吧。
这一代人的经历,身处最为复杂动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小时候是文革与十年动乱。青少年是粉碎“四人帮”后的改革开放,还有不期而至的“对越作战”。人到中年时是全民经商下海,国营单位铁饭碗,斗不过街头小商贩。社会的变革,让他们无所适从,更多的时候,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着,随波逐流,茫然向前,而前路又在何方?
“好人”刘峰
男主角刘峰,一个比雷锋还“雷锋”的好人,一个老好人,一个“烂好人”。品德高尚,助人为乐,全军学雷锋标兵的他,放弃千辛万苦挣来的人品IP,一次次放弃军校深造,荣升提干的机会,牺牲自己,照亮他人。却在一次动情的“触碰事件”之后被无情“背叛”,被调查,被下放。好人的命运急转直下,令人唏嘘感叹。编剧严歌苓说《芳华》是对“人性最痛的痛点”的探索,或许也正在于此。
在社会这个大染坊里,各色人等,林林总总。好人难做,好人也不一定有好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时代,怕是一去好远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大概是更多的人生感叹。
草根逆袭与阶层固化
但是,严歌苓终究还是没有让草根逆袭发生,阶层固化无论是主观的愿望,还是客观的存在,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封存的烙印。出生于书香门第,文化世家的何作家,以她的立场与视角,是不可能理解刘峰“烂好人”的缘由的。烂好人当然只能出现在底层出来的刘峰身上,一身臭汗馊味只能出现在何小萍身上。高干子弟的天生优越与门当户对,中产阶级的小资情调与善于利用,无情地碾压了社会底层的刘峰与何小萍,甚至最后也让这俩人门当户对了一次……
在原著小说中,是她看笑话似的描写何小萍使用抹布海绵做的隆胸垫,刘峰将龌龊的手伸进了林丁丁的衬衣中,伸向了背后的纽襻。倒是自小长在军区大院,草根逆袭成功的冯小刚,在电影中适当改编,既给故事留下了点悬念,也给这两个社会底层的人留了点尊严。
反刍与咀嚼
这部作品,给人带来那个年代的,关于人性的思考是深刻和值得回味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电影类型是看完后,还能让人琢磨回味的那种,也就是看完让人“堵心”的类型。那些靠超前的想象力与电脑特效堆积起来的,带来现场视觉听觉冲击的,类似于《变形金刚》后面的几个系列,看完电影后,一觉醒来,能记起来的真就没什么了。
当然也有人觉得,看个电影,不就是放松下心情,找个乐子,或者也就是与人见个面的社交方式,喜欢看“开心”类型的电影,这也没错。如今更多的人应该是喜欢看“开心”的电影吧,不喜欢被“堵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就好。
而看了这部电影后,值得我们反刍与咀嚼的是,我们如何能够既不做“烂好人刘峰”,又要对得起自己起码的良心,还要琢磨类似的环境下,怎么与那群人应对周旋……
人性的复杂
剧中对人性复杂的刻画与描写,可谓入木三分。与刘峰那种善良到自残的好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丁丁的推责与背叛,众人对刘峰的落井下石,对何小萍的集体欺辱,就连羸弱瘦小的“小芭蕾”也能成为欺凌的霸气帮凶。吃瓜群众对所谓“触摸到什么地方”的渴求,政委在利用何小萍舞蹈救场后,对她无情下放的处理,陈灿与郝淑雯以门当户对为名,抛弃真实的情感。而一个战斗英雄与伤残军人,却要靠郝淑雯与萧穗子们去救助,甚至还要用好心撕碎借条这一幕,来撕去刘峰最后一丝尊严……
关于人性的复杂,弗洛伊德的解释是:人性中时刻存在着不安全感,当别人被迫害时,你只有参与,结成集体,迫害别人的时候,才能转移你的不安全感。选择跟安全站在一起,才能保护自己。严歌苓说她就是读了弗洛伊德说的这段话,从而理解了人性。
个人与集体
人,生来孤独,所以总是要不断地去找寻,找寻朋友、恋人,家庭,集体,社会……据说人生中关系最铁的是这样的: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一起扛过枪的战友情,尤其是一起经历生死考验的战友情,才是热血铸就,最刻骨铭心的友情。
有人生存的地方,就会有江湖。一个集体中,当然会形成各种小团体,小帮派,为利益,或者鸡毛蒜皮的小事,明争暗斗,内耗内讧。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集体是个人依存的基础,谓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平时可以说集体这样那样的不好,但一旦要离开这个朝夕相处,有共同目标的集体时,平常之人总是会依依不舍,回忆起过去的好。面对失去和即将失去的,人们才会引发伤感和倍加珍惜。于是,才有了影片中的那段泪崩的散伙饭,悲催的断肠酒的场景。
战争与和平
战争的血腥残酷,灾难性与毁灭性,永远是和平年代的我们想象不到的。拍了《集结号》之后,冯导拍摄战争的场面和水平,确实精进了很多,少了那些虚假雷人的场景。电影中有一段展示威力巨大的火焰喷射器场景,记得在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关于对越作战的新闻纪录片中也曾见过,应该也是给冯小刚导演留下了深刻印象,于影片中再次呈现。
战争就是战争,枪炮对于血肉之躯的杀伤力其实是巨大的。我的亲友,有参加过那场对越作战,也有负伤立功,从事后的回忆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后怕。子弹穿过,并不是只留下一个枪眼,还可以再说一段豪言壮语,安排下未尽的革命工作。它会在射出身体的部位形成一个瞬时空腔,带走大片的血肉组织……战争一旦发生了,当然要有人为国为民,付出血的代价。问题对英雄的军人,我们不应该让他们在遭受了身体的伤残之后,还要再遭受精神上的折磨与羞辱,他们的后顾之忧应该有人妥善解决。
现在看来,影片中的芳华,记录的是郝淑雯、陈灿、林丁丁、萧穗子他们的芳华,他们感叹的是当年的美好岁月和逝去的青春。而对于刘峰、何小萍他们来说,则是不堪回首的岁月,被碾压,被欺凌的年代,毫无“芳华”可言。
所以,芳华并不仅仅是细胳膊和大长腿,也不仅仅是白皙的脖子和丰满的胸,还是成长岁月中历经的磨难和付出的代价,更是难以磨灭的青春记忆。
人的一生,哪能都风平浪静,不是在与命运的顽强抗争中成长,就是在感叹命运的不公中沉沦。人生,永远充满不确定性。“刘峰”式的辛酸结局,并不会成为对这个社会的道德和人性的审判。
忧心忡忡的人,总是在批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严歌苓说,一个不被善待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容易识别和感知善良,也比任何人更懂得珍惜善良。社会发展到今天,值得传承和需要变革的事和理,不断颠覆我们的认知。在感叹那些逝去的善良,和溜走的芳华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有条件地成全别人,但也别亏待了自己。善良,永远只为懂我们的人,珍惜我们的人,我们在乎的人而保留。而芳华,只有无愧于心,才能植根心灵深处,繁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