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不如一起多读书

/ 0评 / 0

文 ︱ 太集春申©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https://wezon.net/?p=240]

你的阅读,会影响你的生活,甚至是你的人生。这句话,相信应该没人会有异议吧?

互联网时代,谁还能少得了阅读?整天手机不离手,各种微信公号,阅读类APP一大堆,各种讯息铺天盖地将你淹没。可惜,这种阅读,只是碎片化的阅读,或者叫浅阅读。大多数只能给你表面化的、浅层的信息,通常它带给你的只是:我知道,听说过。它难以给你系统的知识与技能,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不能构建你完整丰富的知识体系。

每天看的那些今日头条,天下大事,所谓新闻,过了一段时间,你再回过头来总结一下,几乎都不值一提。就像余秋雨在他的《泥步修行》关于“潮之惑”中所总结的:但现在我却可怜起一直生活在文明圈中的朋友来了。他们每时每刻都把自己捆扎在信息堆里,忙不堪言,但结果,一年下来,连再说一遍的动力都没有了。

白岩松的做法就比较极端,他不用微信,对方便的事特别警觉,也不想浪费那么多时间。他觉得现在别人在微信圈里告诉你他怎么活着,中午吃的什么,晚上吃的什么,下午路过哪朵花特漂亮……我自己怎么活都不清楚,干嘛了解别人怎么活着?

读书,尤其是深度阅读,可以为我们通往梦想之路打开一扇扇窗,能够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与厚度。书籍如同望远镜,让我们可以透过眼前的阻隔,看得更远。书籍如同探照灯,让我们可以穿越人生的迷惘与黑暗,去寻找有限生命中的道路与方向。

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引用的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诗: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读书,是他一生中具有绝对优先权的活动,对他的写作影响重大。他曾说:“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他觉得自己最初和主要的知识来源就是他父亲的藏书室。在被任命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时候,已经近乎完全失明,所以他不无苦涩地写了上面那首令人动容的诗,向上帝致敬。

梁实秋,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晚年曾总结说一生中有四个遗憾,以他那样饱学之士,博览群书的人,第一个遗憾却是:还有太多的书没有读。

王安忆觉得,阅读让生活变成两个世界,实际度过的生活和想象的生活,两者的关系很难解释。它们好像是并行的,甚至互相抵触,但它们似乎又是有交集与和谐的,站在书本里看实际的生活同时,又在实际的生活里,观看书本里的。它们之间相隔着距离这距离开拓了视野。

严歌苓认为,读书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她,爷爷与父亲传下来大量书籍,引她走向了文学道路。不过中国的古典名著除了《红楼梦》外,她更喜欢《唐璜》、《安娜.卡列尼娜》这些外国名著。

莫言回忆小时候读书,那时候农村的图书资源实在太少,他用尽了各种办法,包括用劳动力交换,把能够收集到的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封神演义》《青春之歌》《三家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总共十几本书都读了,于是他很自豪地想,我这就算把所有书差不多都读遍了。后来他参了军,担任部队的图书管理员,进到图书室后,他傻眼了……。然后,他就把那一千多册图书全都看完了,还不挑不拣,什么类型都不放过。说到莫言获得诺奖,还有这样一个小段子:莫言自1985年发表《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此后陆续发表了《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等等一大批广受好评,斩获国内外多种文学奖项的优秀作品。然而,直到2011年,莫言才凭借长篇小说《蛙》荣获代表中国文学最高奖的“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事后,国内文学专家学者感到很后怕,若是2011年不给莫言这个茅盾文学奖的话,2012年瑞典文学院直接给他颁个诺奖,让13亿中国人的面子往哪儿搁?让拥有五千年文明,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的文学欣赏水平情何以堪?

用什么方式读书,是泛读速读,是跳读通读,还是精读写读,取决于你与书籍本身的契合度。也就是说你自身的层次与境界,这本书是不是对你的胃口,能不能抓住你的心。作家毕飞宇说他读书比较慢,读书时喜欢拿一支笔,边读边记记画画。他以为自己是个笨人,直到有一回发现,余华读书比他更慢,才使他颇有成就感,原来英雄所见略同。

一本书,如果你喜欢,就把你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不理解的,暂时放一边。没准某一天,你遇到某个人,某件事,书上的某段话会让你幡然醒悟。一本书,如果你不喜欢,读不下去,不如干脆放下,或者不再读它,或者换个时间换个心情再读。

读书,也需要有人互相交流,推荐。记得上次我去东北,给甲方一个文青推荐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前些天电话联系工作时,她很高兴地告诉我,读完了,有很多感触,希望下次我再去时,能够当面交流。听罢,我也觉得很高兴,独乐乐肯定不如众乐乐。

除了那些经过大浪淘沙,时间的洗涤,沉积下来的,各个时期的名家经典名著外,每年还有好多构思独特,角度新颖,振聋发聩,石破天惊的好书。定期浏览各种图书推荐榜单,群众的眼睛当然是雪亮的,这样可以避免我们在茫茫书海中迷失方向。

曾经有段时间,我以时间有限为借口,读书是功利主义至上,就是只读那种教你各种知识与技能类型的。但是时间一长,我发现我的眼界与心境变得越来越狭隘,人也变得越发浮躁。

读书不怕杂,就如同我们的饮食生活一样,既要有鸡鸭鱼肉,也要有五谷杂粮。小时候,我们的家长总是不让我们读课本以外的“闲书”,可我们不都是偷偷摸摸地看了好多“闲书”么?现在你能记起来,是哪本闲书害你误入歧途,拖累了你的一生?

文学类书籍,我不太喜欢网络文学,尤其那些低级的穿越。我想可能跟年龄有关吧,我比较喜欢《收获》、《十月》、《小说月报》这类传统的、质量信得过的媒介。不过,现在也确实挺悲哀的是,传统的纸媒图书进入了危机时代。自媒体时代,更是有所谓的“写书的比看书的还要多”一说。

虽然有Kindle和iPad,可以轻松揣进千万本电子书,可以随身携带一座小型图书馆,可是纸媒给人们的精神世界所带来的享受与体验,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我更喜欢捧着本纸质的书,伴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抑或点上一根烟,吧嗒两口,尽管我没有烟瘾,可我就是喜欢这种读书的方式。如果每天能过上这种有规律的读书生活,那我觉得应该很是知足了吧。

至于古往今来,一直都在说的“读书无用论”,我以为这其实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以读书无用来说另外一个局限性或者争论性的话题。比如说愚民统治,实用主义,教育成本,教育体制,脑体倒挂……,更是一种关于读书的思考与辨析。马云说,读书只是给车子加满油,但是如果你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开,你就只是一辆油罐车。读书的关键,当然是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如何学以致用?怎样照见未来?

如今的我们常常以拓展人脉,沟通感情为名,去赶赴一个个“鸡肋”的饭局,却难得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去读上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也知道读书的好,却常常只是翻开书,摊在桌上,然后专心地看手机。或者无聊地靠在沙发上,以工作一天,放松一下为名,把一晚上的时间,花在摁遥控器的频道按钮上,却难以找到一个真正好的电视节目。

对于我们一般人而言,摒弃浮躁,静下心来,抽出时间认真阅读一本书,平均需要大概5-7天。这样算来,一年时间,基本上也就能读六七十本书。面对浩瀚如海的古今典籍,灿若繁星的名家名作,一生所读,真的就是九牛一毛。一个人的“阅历”,从懵懵懂懂的垂髫之年算起,到老眼昏花的耄耋之年,可以想象一下,要想达到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该有多难。

记得“知乎”上有这么一个帖子: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很多书,然后大部分忘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有这么一个回答,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 , 我吃过很多食物 ,到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 ,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筋骨肉 ,读书对人的改变也是如此 ……

甭去理会“人丑就该多读书”这种逻辑错误的歪理,在读书面前,人,生而平等。电影《卡萨布兰卡》里有这样一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其实,用咱们的大文豪东坡居士的一句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新的一年到了,与其空许一个不切实际的新年愿望,诸如我要加倍努力,我要彻底改变自己,活成一个全新的自己等等,不如订立个不难实现的小目标,那就是,让我们一起,多读几本书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