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常德·长沙·上海,日行三地

早上从常德出发,乘高铁去长沙,一小时即达.然后匆匆赶往约定地点,去见我们的合作方。事情很顺利,沟通效率很高。对方承诺对于项目预先设定的条件,一定会积极支持配合。

事毕,已然中午饭点。App上搜了个附近的网红美食打卡地,顺道品尝长沙美食。这家名叫“我家小院”环境不错,服务也好,菜品色香味俱全。尤其是软糯的米饭和下饭小菜,太湖大白刁鱼,招牌麻阳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享受美食后,又休息了片刻,品茗了梅茶。之后去长沙黄花机场,乘飞机返沪,结束三天的旅程。几天奔波,虽然工作强度不大,但是舟车劳顿,确实也挺累人。一边奔波忙碌,一边享受不同的城市风景和地方特色美食。痛并快乐着!

We left Changde early this morning to go to Changsha, and arrived there 75 minutes later by taking a high-speed railway. Then went to the appointed place to meet our partner hurry on. Things went well and communication was efficient. They promise to actively support and cooperate with the pre-set conditions of the project.

It’s time for lunch after we made all things done. we seached the App and chosed a restruant which named "My home courtyard" nearby. It has nice invironment and good service. the food is colorful and delicious. I was especially impressed by the soft rice and the side dishes. and such as "Taihu Lake dabai diao fish" and "Toprated Mayang goose".

After enjoying the food, we took a break and sipped plum tea. Then we went to Changsha Huanghua airpord, and take a flight back to Shanghai, ending the three-days journey. A few days of running around, although the work is not too intense, but the traveling is really quite tiring. While running around, I enjoyed different cityscapes and local specialties. It’s both painful and joyful!

最后,附上两个城市机场上空的鸟瞰照片对比,长沙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空间巨大!
huanghua airport
图·长沙黄花机场附近鸟瞰

hongqiao airport
图·上海虹桥机场附近鸟瞰

美食打卡追踪

长沙天心区·我家小院(高云店)

我家小院

, ,

常德之行

2024/08/13~14远赴常德。原计划从上海乘高铁,看时间需七八小时。搜常德有桃花源机场,可以直飞,每天只有一班——廉航春秋飞昆明,中途经停常德,两小时即达。

由桃花源机场,联想到陶渊明和武陵,而武陵即常德市古之旧称也。知湖南有常德,却并未来过。常德是位于湖南北部的地级市,多北呢?北接湖北荆州。作为地级市,属于几线城市呢?四线!2023年,常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85.7亿元,作为对比,2023年,江苏的县级市昆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40.60亿元,东西部发展差别可见一斑。自然资源与地理区位优势就那么多,全中国的盘子就那么大,不是谁都可以雨露均沾的,所以这再正常不过了。常德总体上还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城市化发展程度一般的中西部地区。从城市面貌看,目前尚呈点状开发状态,并未连成一片,所以城市空间比较空旷,要想全面发展,只能等待时日与日积月累了。

常德最有名的工业产品,大概就是“芙蓉王”了,资深烟民们都知道。另外还有武陵酒和德酒,有酱香型和浓香型两种,品质嘛也就那么回事,不过价格却是不低,甚至有一款2888元,敢于挑战茅台了,有胆量!美食嘛,倒也不错,鲜香咸辣,比不上长沙的辣,也蛮对我口味。

之前只听说宜兴市有善卷洞,机场去酒店的路上,经开区这边真正见到了善卷路,甚是有趣。祝愿常德在全国各地全民内卷的时代,能够在湖南争得一席之地,也能快速发展起来。

93CA19FB-ED85-420D-888E-2499D0311839_1_105_c
图·窗外的德山大道一瞥

图·窗外的城市面貌

39927107-F8A1-43FC-BB5B-0770A9B6AF0D_1_102_a
图·大小河街人造景点·喝酒好去处

美食打卡追踪

1.小团圆(大小河街店)

2.朗州烟火(沙滩公园分店)

, ,

散文 | 故乡的端午

文 ︱ 太集春申©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https://wezon.net/?p=525]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所以端午节的英文名称其实是Dragon Boat Festival。说起端午节的由来,大家都知道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而在江浙一带,也有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的说法。所谓由来,大抵都是由美好愿望附会而来。

既是节日,千百年来,当然会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如今的端午节习俗,最主要的就是老三样:吃粽子,悬挂菖蒲艾草,赛龙舟。另外还有佩戴香囊、饮雄黄酒等习俗,而雄黄酒据说有解毒驱魔的作用,《白蛇传》里就有法海唆使许仙骗白素贞饮下雄黄酒,现出蛇身原形的桥段。其实雄黄酒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本来就是毒药,不饮也罢。

漂泊在外多年,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回故乡过端午节。故乡是典型的水乡,三面环湖,境内河道纵横,绿树掩映,五谷飘香。水边芦苇成片,水面鹅鸭成群,野外艾蒲疯长,禽蛋、鱼类、小龙虾等水产品资源尤为丰富。

故乡的端午节前后,正是农民夏收夏种,最为忙碌的时候。刚刚收割完了麦子,又开始插秧,可即便如此忙碌,端午节也不能简单对付着过的。女人们收工后,熬夜裹制粽子。她们把新鲜的芦苇叶清水里煮过,将淘洗好的糯米,配以咸肉丁、蜜枣、绿豆、红豆、花生米等辅料,变戏法似地裹成了三棱锥形绿油油的粽子。裹得一手漂亮的粽子,也是家庭主妇们居家过日,心灵手巧的象征。

记得我们小时候,端午前几天,门头就插挂上了艾草菖蒲,预示着节日快要到了。端午节这一天清晨,家家户户都会将提前裹好的粽子、咸鸭蛋、新鲜鸡蛋等,煮出一大锅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美食来。刚出锅的粽子,尚带着余热,轻轻剥去粽叶,白色香糯,韧性嚼劲的米团,伴着咸肉的油脂,或者淡淡的绿豆清香,又或者甜蜜的褐色枣肉,无需任何佐料,既能充饥,又能解馋,从尖尖上咬上一口,顿觉齿颊留香。在这个时节,腌制出的咸蛋也是恰到好处,红心流油,咸度适中,不用就着稀饭,也能美美地吃两个,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吃到双黄蛋。还记得我上学时,一次写命题作文《今晚的月亮》,我写道:今晚的月色红红的,象腌制上好的咸蛋黄。老师给我的评语是:比喻要美!好吧,我记住了。

过节了,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他们会用早早就预备好的编织网兜,将粽子、咸蛋装入,挂在胸前,上学的路上,当作炫耀的资本,兴奋的样子,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孩子刚买了平衡车般自豪。女孩子们手臂上若是能系上新买的绿、红、黄、白、黑,五彩丝线编织的腕带,颈间或腰间再挂上个漂亮的香囊,走起路来,那更是别提有多得意了,美的不要不要的。

学前的孩童,白白嫩嫩肥嘟嘟的小手臂,戴上了五彩线串起的银白闪亮的铃铛,咿咿呀呀,挥舞小手,叮叮当当,银铃振响,煞是可爱。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这时候可愿意逗它们玩了,抱一抱,亲一口,掐一把嫩肉,引得娃娃们或淘或笑,或哭或闹,大人们则哈哈大笑,亲情与爱意弥漫。

端午节的中午,大人们即便农活再忙,也大多早早收工。回到家里,一家人享用一顿相对丰盛的午餐,再喝上二两小酒,舒舒服服地打个盹。因为在我们家乡,端午又有”躲午”一说。据说五月初五这一天的太阳最毒,加之盛夏炎热伊始,空气中的浊气厚重。所以这一天,老人们每回都忘不了教导孩子们,中午注意“躲午”啊,少去户外大太阳底下玩耍。

故乡的端午节,还有男方给已订婚未过门的女方送礼的习俗。男方提前准备好礼篮,里面装满粽子和咸蛋,还有一个中间劈开连着皮的新鲜蹄膀,以及烟酒和营养品,再奉上礼金若干,去讨好未来的媳妇和家人的欢心,以示对女方家的尊重。

如今时代发展了,生活水平也极大地提高了,节日的氛围却感觉越来越淡了。一年四季,随时随地,只要你想吃,某斋牌的粽子,无论是油滋滋的大肉馅,还是甜腻腻的豆沙馅,都能吃到腻味。可故乡的味道,在每年的这个时候,还是会涌上心头。昨晚赴家宴,席间有人说,日子好过了,天天都是过节。今早去菜场买菜,惊喜地发现卖五彩丝线和香囊的摊子还在,习俗当然还是会传承下去。变化的是过节的观念和方式,不变的是节日集聚的乡情和亲情。

端午节到了,祝您端午安康!

IMG_0532

随笔|在合肥,想减肥?

文 ︱ 太集春申©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https://wezon.net/?p=209]

春寒未尽,独自一人,合肥出差。傍晚,公事毕,走出酒店溜达。

宽马路大街不爱,专拣弯弯曲曲的小巷钻,我喜欢城市里充满独特生活气息地方,接地气。不大不小的一场春雨刚落罢,将人行道滋润得干干净净,空气自然就湿润清新了。虽正值下班晚高峰,这儿却没有熙熙攘攘的车流与人流。

一条支路的尽头有一爿理发店,窗明店净,一中年大叔独立待客,看起来很清闲。我捋了捋一头茂盛的长发,虽然正月未了,顾不上对舅舅的大不敬,理个发吧,何况还不用排队。电动推子15元,精剪20,消费水平的地方差异确实看得见。

头发剃短了,看着镜子里的一张肥脸,正月未过完,每逢佳节胖三斤的症状还在。想着该减减肥了,要不晚上少吃点?貌似可行,心中暗暗打定主意。

沿着曲折的小巷,继续漫无目的地游逛。慢慢的,街灯亮起来了,昏黄的路灯在湿哒哒的空气中氤氲着。路边各式小店,零零落落,经营着各种生活的滋味。

益民街的一家小超市买了盒切好的哈密瓜块,一小瓶黄桃酸奶。想着晚上吃这些应该够了,心满意足的样子。再往前,街边各种小吃店铺里,下了班的市民,带着辘辘饥肠,扑了上来,小馄饨,鸭血粉丝,灌蛋烧饼,砂汤,吃的有滋有味。我坚定地抵制了这些诱惑,悠然飘过。

继续兜着圈子往回酒店的方向踱着,不经意间,前面一家名叫“牛吃草”的羊汤面馆还是吸引到我了。上次来的时候品尝过,想到他们家的烧饼和羊汤,我果断地叛变了,义无反顾地走了进去。

要说这家的烧饼真是一绝,薄、软、脆、咸、香,居然可以并存。还有羊肉汤,白菜切成小指宽的细条,加上切得细细得百叶丝,粉丝,汆入清香的羊汤,煮至滚开,抓起一小把切得很薄的熟羊肉片撒入,起锅装入挺大的一碗。再添几片香菜叶,色香味便自然而然地弥漫开了……

饕餮之余,想想自己,面对各种美食诱惑,看来还是经受不住啊。

在合肥,想减肥?还是继续堕落吧!

随笔 | 又到品蟹季

文 ︱ 太集春申©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https://wezon.net/?p=213]

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品蟹的季节到了。

今晚,蒸了几只网购的阳澄湖大闸蟹,尽管分辨不出真假,一家人还是吃的津津有味。说到吃蟹,上海人最认可的,当属昆山阳澄湖的大闸蟹,“金毛金爪白肚皮”,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其实啊,淀山湖、太湖、高邮湖、洪泽湖等地区产的螃蟹,味道也不错,只要不是盐碱地湖里产出的就好,关键是要买新鲜的。

螃蟹,上海人称作大闸蟹,崇明人称作老毛蟹,学名叫中华绒螯蟹。螃蟹一般是论对卖,叫“对公对母”。有人喜欢公蟹,个头大,膏肥肉多,特别是两只大螯里的肉,更是鲜美紧致。喜欢母蟹的,因为它的蟹黄多。同一级别的公蟹总是比母蟹大个一两左右。小的二两以下的也可单独卖,喜欢腌制蟹黄膏的,可以买二两以下的母蟹,蟹黄也算不少。卖蟹的一般以公蟹论等级,四两一只的算中等,半斤一只则可以算上品了。另外看蟹膏还有红膏与黄膏一说,红膏要比黄膏更加鲜美。

同样的重量等级,阳澄湖蟹的价格却高出一筹,所以有追逐利益者,从其它湖里收来螃蟹,放在阳澄湖的网箱中养上个把月,好好洗个澡,让螃蟹“吐故纳新,入乡随俗”,据说这么一来,味道也能比较接近正宗货。

吃螃蟹一般用蒸笼蒸煮熟了吃,冷水下锅,水开了后再蒸个十分钟左右。吃螃蟹还分“文吃”与“武吃”,文吃就是借助于吃蟹的工具,武吃就是徒手外加铁嘴钢牙。蟹壳较硬,有些部位还有凸起的硬刺,武吃确实有点费劲。去市场买新鲜螃蟹的时候,一定要请店家用细绳帮捆好了,不给它自由。一方面不让其折腾,爬上爬下,消耗体力,也就消耗斤两,这样放在冰箱的冷藏柜里,放个四五天一般没问题。另一方面,捆着的螃蟹蒸煮过程中,不至于因蟹脚折断缺失,导致蟹黄蟹膏泄露。吃螃蟹时可以蘸上调制的姜醋,但我不蘸调料,喜欢品尝原汁原味。吃螃蟹时还要喝点白酒,因为蟹属凉性,多吃伤胃。死蟹不能吃,蟹的蛋白质会被细菌快速分解为有毒的组胺。蟹的腮心胃肠这四个部位,也不能吃,食用时,需要细心地把这些个部位剔除。

有趣的是,以前总开玩笑把小龙虾叫作“螃蟹助理”,其实现在就小龙虾的受欢迎程度和价格而言,已经不逊于螃蟹,几乎平起平坐了。

论起蟹来,于我而言,其实并不陌生。我的故乡三面环湖,河道纵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水产品种类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小的时候,在老家,每逢上游泄洪,内河与泄洪水道相连的地方,为防洪水倒灌,都设置河闸。闸塘里,每逢夜晚,就会有螃蟹顺着闸门往上爬,螃蟹有夜晚趋光的特性,所以人们就打着手电筒,守株待兔,一夜下来,就能轻轻松松逮着好些生猛的大蟹。那时候,螃蟹真的不算什么值钱玩意儿。印象中,我以为这就是螃蟹又称“大闸蟹”的由来。后来查了下资料,又有说法是“以簖捕蟹”的方法而得名。捕蟹季节,捕蟹者在湖中或港湾间,以“蟹簖”(以竹子或芦苇编成的拦阻式捕蟹工具)筑起一道道小闸。螃蟹翻过小闸,就掉进了捕蟹的袋子里,又言其个头大,故称“大闸蟹”。

每到仲秋时节,螃蟹成熟上市,原产地的人们,会邀请外地客人来品蟹,这可是件讲究的事情。在以前,吃螃蟹属于较高档次的消费了,因而烟、茶、酒、菜档次也不能低了,以显示出对客人的敬重。螃蟹肯定是最后一道菜,因为蟹味鲜美,吃完了再吃别的菜,便会索然无味。席间,一般会给每位客人分发一公一母两只蟹,若客人只吃一只,那就留一只母蟹吧。吃蟹时,让客人慢慢品尝,这时候就尽量不要敬酒了,满手丰腴的膏脂,再去端起酒杯,是很煞风景的事。若是此时谁的手机响了,那更是尴尬得很。品完蟹,先用牙膏洗手,清水冲净,再用茶叶水洗手,然后用干净毛巾擦干双手,以去除蟹腥味。最后再端起泡好的清茶漱口,这样才算很优雅的品蟹方式。

如今我生活在上海,说到上海人的吃蟹方式,有些被全国人民取笑的细节。那是说以前的上海爷叔,去到店里吃蟹,配上专用的八件套工具,有钳子、小锤、剪刀,镊子等等,不慌不忙,老有腔调地将一只蟹的每一寸肉、黄、膏,极其细致地吃得干干净净,完了还要将剩下的蟹壳蟹腿煮上一锅鲜汤,再配上二两老酒,带着一身蟹味,心满意足地离去。街上遇到熟人,老远便招呼。哟,今朝吃蟹啦?老有面子的事情。
(img)
记得有一次,我们单位招待客人,在一家酒店,厨师也算是有点创新,将新蒸熟的螃蟹上盖剥开清理干净,作为容器,用蟹黄加上豆腐、新鲜肉丁、佐料一起,放锅里蒸熟,端上来后,吃起来味道其实真的很好。但是我们领导不高兴了,背后跟酒店老板发飙:“什么意思啊,我们吃不起整只螃蟹啊,搞得这么小家子气?”搞得老板连打招呼带说抱歉。

以前有个老同事,老家无锡人,是个掌握项目审批权的科长,喜欢喝酒。那时候没有八项规定精神,他总能找机会让建设单位请客,有时还特会打趣敲竹杠。用他那无锡口音的普通话说道:“咦!上次我跟主任来的时候,还有旁(螃)的菜,别(鳖)的汤嘛,今天……?”要不就说:“嗯,上次那顿饭招待得挺好,还有螃蟹呢……”然后主人就知趣地投其所好了。

螃蟹,从六七十年代的寻常物,到八九十年代的高档消费,再到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吃螃蟹这件事,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那么,咱们不说吃蟹,改叫品蟹吧,慢慢地优雅地品味,品味鲜美,品味生活,品味岁月,品味人生……

,